学术交流

学术交流

当前位置:首页 > 学术交流 >

山东农业大学刘峰教授、贵州大学郝格非教授应邀为公司师生作学术报告

发布时间:2023-11-10 20:50    浏览次数:
       11月9日上午,山东农业大学刘峰教授、贵州大学郝格非教授应邀为公司师生做学术报告。来自植保、园艺、烟草、生命等多个学院的师生参加报告会,报告会由bevictor伟德副经理周琳教授主持。

报告会现场
       刘峰以“缓释农药及应用技术研究进展”为题,以蔬菜土传病害防控为例,详细阐述了如何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的研究思路,为提高农药利用率、降低要害和毒性等副作用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和借鉴意义。同时指出植保科研人员要密切联系生产,要善于从生产实际中发现问题、解决问题,要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。刘峰的报告内容丰富,概念新颖,见解独到,让与会师生受益匪浅。

刘峰教授作报告
       郝格非以“农药信息学平台的构建及应用”为题,指出农药是守护农业生物安全最为经济和有效的手段,但是抗药性目前已成为农业生物安全的重大难题。在传统模式新农药研发效率低的背景下,郝格非团队通过农药信息学方法,开发了可靶性与成药性预测关键技术,构筑了农药信息学平台,引领新农药的创制研发。报告结束后,与会师生就农药信息学平台应用前景同郝格非进行了热烈讨论。与会师生一致认为,郝格非的报告内容精彩纷呈,研究水平高超,应用前景广阔,在新农药创制方面有重要的应用价值。
 
郝格非教授作报告

 
汇报人简介:
       刘峰,山东农业大学bevictor伟德农药学系主任,教授,博士生导师,泰山产业领军人才,山东省蔬菜产业技术体系病虫防治与质量控制岗位专家,山东省农药管理评审专家委员会委员,《农药学学报》编委。围绕农药高效利用与环境安全,主要从事农药毒理与有害生物抗药性治理、制剂加工与高效施用技术研究,在微纳化农药制备及稳定机理、剂型、施药与药效协同调控方面具有特色,深入阐明了农药微囊的原位聚合和界面聚合成囊原理,微囊性能参数与药效关系及调控机理,为提高农药利用率、降低药害和毒性等副作用提供了理论指导。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项,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子课题2项。以首位及通讯作者发表研究论文160多篇,其中SCI收录90多篇,授权国家发明及实用新型专利18项,其中农药微囊悬浮剂生产技术转化2项,获得国家及省级科技进步二等奖各1项。
 
       郝格非,男,贵州大学教授,研究方向为农药信息学。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、作为首席科学家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、教育部“长江学者奖励计划”青年项目入选者、第十七届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、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(植物保护)获得者。2011在华中师范大学化学学院获得农药学博士学位,2010-2011年在美国肯塔基大学药学院进行博士联合培养,2013年在香港老员工命科学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,2011年起华中师范大学任教,2017年赴美国加州大学河滨分校植物学系做高级访问学者,2018年起在贵州大学任教。现为中国植物保护学会农药专委会委员、中国化工学会农药专委会委员,全国生物信息学会农林信息专委会委员。应邀在10余个国际、国内学术会议上做大会或邀请报告。曾获2022年度贵州省科技进步一等奖(排名第一)和2022年度贵州省十大科技创新成果(排名第一)。近5年,作为通讯作者在Adv. Sci., Trends Plant Sci., Trends Biotechnol., Nucleic Acids Res., Sci. Bull., Brief. Bioinform., Chem. Sci., Green Chem.等IF > 10论文20余篇,2篇高被引论文和1篇热点论文。获得多项软件著作权和中国发明专利授权。